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如来藏>唯识略说>

四识住

[唯识略说]  发表时间: 2015-12-08 15:47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四识住者,谓五阴中之四阴(色受想行)乃是一切凡夫六识心所住之处,名为四识住。四识住的意思是说,识阴所住的四种境界:色受想行四阴,是六识心王所住的四种境界相;若离这四种境界相,六识心就没有安住的地方了!所以六识心必定要依这四种境界相为所缘,在三界中才能有安住的方所。如尊者舍利弗言:【复次,四识住,是佛所说。谓色生、色缘、色住,喜行广大增长,是识所住。受生、受缘、受住,喜行广大增长,是识所住。想生、想缘、想住,喜行广大增长,是识所住。行生、行缘、行住,喜行广大增长,是识所住。如是等,名为四识住。】(长阿含部《大集法门经》卷上)这段经文中为我们说明:识蕴所住的境界共有四种:色生、色缘、色住,受生、受缘、受住,想生、想缘、想住,行生、行缘、行住。这四阴的境界,就是识所住的境界相。若没有色受想行这四法,六识心就无法在人间存在及安住了。所以,人们的觉知心,不论是有念灵知或是离念灵知,既然都是识阴所摄的心,都必须有色阴及受想行阴,才能生起及存在,由此也可以证明识阴六识心的虚妄性。
四阴的生、缘、住,既然是六识心王在人间生起及存在的要件,当然应该加以检视及理解。色生是说五色根及五尘的出生(五尘是指内六入的五尘,不是指外五尘。内六入中的五尘也是色法,归属于五蕴中的色蕴,是吾人自身内法,入涅槃时也必须全部灭除而不再生起),色法的五色根及五尘出生了以后,就会成为六识心在人间的所缘之一;假使没有这十个色法的出生,离念灵知意识心,就无法在人间生起及存在。色缘是说缘于色身五根及内六入五尘的境界,色住是说识阴等六识心王,缘于色身、五尘及法处所摄色的境界,在色法的生、缘、住上面攀缘,使得色身与色上五尘的法性,在心中越来越贪爱喜乐,住着于五色根及五尘法,使得六识心对我所的贪着越来越增广、越长大,成为识盛阴、色盛阴,这就是识蕴六识在人间所安住的第一种境界,名为第一(种)识住。
受生是识蕴六识对于五色根与五尘等色法上的觉受的出生,心中有所喜乐,喜乐能有觉受继续出生而存在;受缘是说六识喜爱攀缘这些觉受,受住是说识蕴六识一直住在因色法而生起的觉受中。因为不断熏习而对觉受的生、缘、住,都生起贪着而越来越增广喜爱贪着种种境界中的受阴,就对色身五根与五尘所生的觉受有了越来越广大强烈的贪爱,所以使得识蕴不肯自我灭除,使得意识继续贪着喜乐受阴,这就是识蕴六识在人间或三界中所住着的第二种境界,名为第二(种)识住。
佛说“想亦是知”,所以想生是说识蕴六识在色法的五色根与五尘的觉受上面生起了了知性,对这个了知性的存在产生了喜乐;想缘是说这六识心对于了知性不断的攀缘,不乐意识阴自己的了知性灭除,紧紧的攀缘着;想住是说这六识心一直都住于对六尘境界的了知性中。因为不断熏习而对于六识心了知性的出生、攀缘、安住有所喜乐,并且借着不断的熏习,增广对于了知性的喜乐与执着,使得识蕴、意识不能灭除,无法取证无余涅槃,这就是识阴六识在人间所住的第三种境界,称为第三(种)识住。
行生是说,色法五根、五尘的觉受与了知性,能持续不断的出生与存在,六识心对此有所喜乐,这就是识住于行生的境界中;行缘是说,六识心持续缘于色法的觉受及了知性的过程,对于觉受及了知性持续不断进行的过程有所喜乐,不愿使身行、口行、心行的过程停止,希望可以继续不断的攀缘三行的种种过程,这就是六识心乐于行阴、缘于行阴;行住是说,六识心对于身口意的觉受与了知性的过程,希望持续不断的安住其中,就是行住。由于对行生、行缘、行住有喜乐,常常乐住于其中,不断熏习的结果,就使得六识心对行生、行缘、行住,喜乐增长广大,因此而流转生死不绝,名为第四(种)识住。
所以,五蕴其实是以色蕴及识蕴为主要:色蕴依于识蕴才能有所作为,否则即无色蕴的表色、无表色等作为;而识蕴须依色蕴为缘才能出生及作为,所以识阴一定会执着色阴,住于色阴中,使色阴成为第一种识阴所住的境界。由识蕴又喜乐于受、想、行三个心所法,堕于三阴之中,成为后三种识所住的境界,致令凡夫众生不能脱离生死,古今未断我见的大法师与大居士们皆所不免。正因为多数人学佛时都很难远离受想行三阴的境界,所以佛陀特将识蕴所贪爱的受、想、行三蕴,并入色识二阴中而成为五蕴;这是由于受、想、行三法亦是因、缘蕴集之法故,受、想、行三法亦是阴盖众生出离生死之法故。而这三阴本是识阴与色阴和合运作时的所缘、所住境界中的心所法,这一类的我所太微细了,行者很难理解这三阴的虚妄性,往往错认为真实常住的心体;如是,佛将受、想、行三法与色蕴、识蕴并列,和合共成五蕴;若有善知识能为人详细解说,学人就比较容易断除我见与三缚结。所以,四识住的意思是说,识蕴住于色蕴中,再与色蕴和合运作而住着于受、想、行三蕴中;因为色蕴五根、五尘也是识蕴的所缘,也是识蕴所乐的法,所以识蕴喜乐于色、受、想、行四蕴,缘于四蕴的出生与存在而常常住于四蕴中,不断生起对其余四蕴的执着,故名四种识所住的境界相,名为四识住。假使能确实了知识阴自身的虚妄性,现观其依缘而生起、依缘而住、依缘而运作的特性,也知道识阴六识不能离开这四种所住的境界相而独存,当然一定可以断除我见及三缚结。
亦如《长阿含经》卷八云:【“复有四法,谓四识住处:色识住,缘色、住色,与爱俱增长;受、想、行,识中亦如是住。”】意思是同样的。又如前已举证的长阿含部的《大集法门经》卷一说:【“复次四识住,是佛所说。谓色生、色缘、色住,喜行广大增长,是识所住。受生、受缘、受住,喜行广大增长,是识所住。想生、想缘、想住,喜行广大增长,是识所住。行生、行缘、行住,喜行广大增长,是识所住。如是等,名为四识住。”】这经文讲的都是识阴所住的四种境界相。对这四种识阴所依、所缘、所住的境界相无知,不知识阴六识心必须缘于这四种境界相才能在人间生起、攀缘、安住,正是修行人无法断我见、无法离开生死流转的原因之一。
-----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二辑》第三章 第五节 四识住、七识住
本文标签:色蕴(14)五蕴(42)识阴(20)四识住(2) 本文关键字:识阴,色蕴,四识住,五蕴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