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电子报>正觉电子报>第078期>

穿越时空—超意识(连载二)--平实导师

[第078期]  发表时间: 2015-04-18 02:47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第七章 第六意识能含摄第七与第八识吗?
讲记内容:
接下来的单元呢,要跟大家说明的是:我们要来探讨第六意识能不能含摄第七与第八识?
我们要来探讨这个单元之前,有个前提:如果想要知道超越时空的心,那就必须要先确定:人类总共有几个识?如果不能确定人类总共有几个识,那么,想要超意识就不可能了。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心,祂就是宇宙的起源!很多科学家、哲学家想要探讨宇宙的起源,乃至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也想要探讨宇宙的起源,但是往往都在物质上去探讨而忽略了心;只有超越时空的心才是宇宙的起源,要在这上面努力,才能探究出来宇宙的起源;否则都会落入物理与天文等事相上的迷思之中,无法探究到宇宙的起源。我们后面将会对这部分再作说明。因为这个心是万法的根源,是世界的起源,所以我们才说祂是金刚心。只有这样的万法的根源,才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成为永恒的存在,于是一切世界才能够不断地成住坏空而无穷无尽。
在《华严经》里面这么说:“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1法界的体性是什么?法界就是泛指:无始以来,以及未来无尽的宇宙当中的一切法存在的当下,每一个有情的身心功能;也泛指宇宙中一切世界的各种世间法的功能。这就是我们必须要探讨的一个内容的大前提。
注1:《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9 (CBETA, T10, no. 279, p. 102, a29-b1)
首先要来确立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人类总共有几个识?也许诸位都想:“应该有八个识吧!因为大乘经典都这么说。”但是我现在要从小乘法《阿含经》来证明:人类有八个识。我先不从大家所熟悉的大乘经典来说。在北传《阿含经》等小乘解脱道经典里面,说有一个识可以入胎,入胎以后住在母胎中与受精卵相会,执取了受精卵,然后在母体中,藉著母亲的血液摄取了地水火风,来制造了我们这个色身,因此就有了“名色”;而名就是受想行识,所以名里面就有六个识。名中的这六个识呢,还得要依意根才能生起,这表示说“名”中已有六识,加上“名”出生时必须先已存在的意根作为藉缘,加上这个意根时就有七个识;而这“名”中的前六识都是由入胎识进入母胎之后,藉意根为缘来为我们出生的。所以这个入胎识是在我们的前六识还没有出生,而只有意根存在的情况下,帮我们制造了五色根—帮我们制造了这个身体,所以我们才能够有这个具足圆满的十八界,成为我们的五阴来让我们所用,作为我们在世间轮回的一个主体,或者作为我们在世间追求真理的工具。由这个识入胎出生了我们觉知心六个识,以及入胎时随同这个识在运作的意根第七识,来证明四阿含诸经中早就说明我们人类总共有八个识了。
接下来呢,四阿含诸经中有一句 世尊的圣教非常有名,这一句圣教是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世尊开示弟子的时候常常这么说:“色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受想行阴彼一切悉皆非我、不异我、不相在。”最后说:“识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那么,识阴就是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知心嘛!当我这里正在说法,诸位在下面听法的时候,都是不打妄想的,专心在听,可是闻法以前心中先有个念头:这法到底有什么胜妙处?值得劳师动众在这里办这么一场大型的万人演讲?所以大家都专心在听的时候,是不打妄想的,专心在理解我在上面说了什么。那么这时候你心中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个就是你的识阴—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是识阴;这个识阴,世尊说识阴非我,也就是说这一个识阴—我们这个清楚明白的心,并不是真我,是假我。因为是虚假的、生灭的,所以说无我,因此这个识阴六识就称为“非我”。然而,世尊接著又说这识阴六识“不异我”,这表示识阴六识与真我是同时存在的,但是却依附于真我、附属于真我,本是真我之中的一部分。这就显示有一个常住不灭的真我,是跟识阴六识同时存在的,所以才把识阴叫作“非我、不异我”。
“非我”而又“不异我”,就表示我们觉知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时候,其实背后还有一个真我存在。那么识阴觉知心六个识,加上与真我一起同时存在著的意根,这就证明这个真我是第八识。因为识阴就已经有六个识啊!而意根是识阴六个识存在时的俱有依,识阴六识是要藉意根作为所缘才能生起的,那么显然是先有意根存在的,意根当然就是第七识了;所以这样看来,这个“我”就是第八识罗!这就是四阿含诸经中 佛陀的圣教告诉我们:人类有八个识。然后又说识阴六识与真我“不相在”而“非我、不异我”。“非我、不异我、不相在”,表示是同时在一起,但不是混合而永远不可分离的;所以这个真我在五阴坏灭的时候是可以分开的,可以再去投胎,然后再出生下一世的五阴,再出生下一世的觉知心六个识。由这个“非我、不异我、不相在”的圣教,就已经证明说人类有八个识。所以,四阿含诸经都不是六识论的法,而是八识论的法。那么南传《尼柯耶》,我们刚才所举出来的,其实也已经说明了这个道理。这样去了解了人总共有八个识以后,才有可能再来探讨这个能超越时空的第八识究竟是哪一个?因此我们必须先确立这个大前提。
第一节 第七识、第八识不许名为意识
【演讲大纲】
如果说第七识与第八识都是意识,其体性是否应摄归第六意识?为何还要区分为第七、第八意识?(同一逻辑,应有无量识:眼等五识亦应可以细分故)故说七、八等二识不许名为意识。
讲记内容:
但是,我们在这里探讨“第七识、第八识不许名为意识”的另一个前提呢,也就是说,另一个我们想要探讨“第六识能不能含摄第七、第八识”的原因,是因为这几年来,有些人自称他们也是八识论者,因为经过我们极力强调八识论以后,这几年来八识论已经成为修学佛法者的一个潮流了;以前大家都在六识之中用心,但是这几年八识论已经成为一个潮流:想要探讨如何能够证得能穿越时空的这个金刚心?那就必须要先认定八识论为三乘佛法的基石。因此接著就有六识论者自称他们也是八识论者,想要藉由这样的宣示,来吸引修学大乘法的人们继续追随他们;可是他们的本质仍然是六识论者,因为他们所谓的第七识、第八识,仍然是第六意识。
如果他们的本质仍然是六识论,那就绝对无法断我见!无法证得解脱果!因为他们落入六识论中,既然落入意识中,就永远无法脱离识阴的范围;而这样表面上自称是八识论者,实际上还是六识论者。因为他们会想办法混淆想要修学正法的学佛人,就对外宣称他们也是八识论者,所以我们必须要把这个原因先说明清楚。那么了解了有一些号称是八识论的道场,其实仍是六识论本质的说法以后,你才能真的离开六识论,你才有办法在未来证得超越时间空间的第八识的超意识境界。
第二节意识细分出来的矛盾与过失
【演讲大纲】
第七、八识若不是从第六识中出生的,而是从意识的多种体性中细分出来,而说是第七意识与第八意识,应体性相同无异或雷同,又何须细分出第七、八识?
如是,识阴亦不需说为六识,只说是意识即可,因为前五识也将依此理而说为意识细分出来的,便应该说是第一意识乃至第六意识;彼理既如是,此理亦当如是。
讲记内容:
那么讲完探讨这个题目的两个前提以后,回到主题来说:第六识能够含摄第七与第八识吗?如果说第七识与第八识也是意识,所以称为第七意识、第八意识,那么这个第七识、第八识的体性,是否应该摄归于第六意识中呢?既然应该摄归意识而与意识相同,那为何还要区分为第七意识与第八意识呢?假使那样区分的道理可以讲得通,依照同样的一个逻辑,那么每一个人应该都可以有无量识罗!譬如说眼识,也可以把祂细分,区分能了别红色的眼识是第一眼识,区分能了别黄色的眼识是第二眼识;乃至依于青黄赤白等等,可以再把祂作区分,这样区分出来以后眼识也可以有很多识,可是这样的区分并没有意义!同样的道理,耳识、鼻识、舌识的道理都是相同的。乃至于身识,实际上我们不需要把身识分成:这是领受苦触的身识,是第一身识,第二个是领受乐触的身识,第三个是领受不苦不乐触的身识;并不需要这样区分,因为总而言之,就是领受触觉的身识。
同样的道理,意识功能就是分别、就是了知,能够思惟、观察、判断、归纳、分析、统计,这个觉知心就是意识。这个意识不论怎么细分,体性都是相同的,都同样是意识的这类体性;既然相同就不需要把祂区分出来,而说祂有第七意识、有第八意识。那如果细分出来的体性是不一样的,完全跟意识不同,那就不属于意识里的体性,根本不可能从意识心中细分出来;若是这样与意识完全不同而不可能从意识心细分出来的两个心,就不需要去把祂们说为第七意识、第八意识了!那就应依照圣教以及现证者的现观来说,那就直接叫作第七识意根、第八识如来藏就行了,就不必再去把意识割裂而区分为第七意识、第八意识,来取代原有的第七识意根及第八识如来藏。而且事实上也不可能互相取代,因为大乘经中所说以及实证者所说的,第七识意根与第八识如来藏的体性都与意识完全不同,所以第六意识不应该含摄第七识与第八识。由于这个缘故,六识论者所说的第七识、第八识,如果说不是从第六意识心中出生的,而辩称是从意识的各种体性之中去细分出来,而要称为第七意识、第八意识,那么这七、八识的体性其实还是意识的体性,那就应该与意识完全相同,或者与意识雷同,那就不需要再从意识中细分出第七意识、第八意识来了。
接著,他们如果主张说:第七意识、第八意识的体性与第六意识不同,但仍然是意识,是从意识中细分的。那这样一来,应该说识阴六个识也不需要区分为眼等六识。因为,同样的道理,只要说识阴六个识同样都是意识心就可以啦!因为前五识也都可以依照同样的逻辑而说是从意识中细分出来的。那么识阴六个识便不该叫作眼识,耳、鼻、舌、身、意识罗!就应该说是第一意识乃至第六意识罗!由此缘故,把第七识、第八识解说,或者是扭曲为意识的细分,这个道理是讲不通的。所以,六识论者以意识来含摄第七识意根、第八识如来藏,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当然不能把第七识意根称为第七意识,也不能把第八识如来藏称为第八意识。
第三节 体性别异
【演讲大纲】
体性别异:第八识如来藏恒而不审,第七识意根恒、审、思量,第六意识审而不恒;三识体性全然不同,能说都是意识吗?
讲记内容:
接著说,第六意识和第七识意根、第八识如来藏的体性并不相同,互相有异,三识的差异很明显,所以不应该由意识来含摄第七、第八识。譬如说第八识如来藏,在唯识学中都说祂“恒而不审”;也就是说,祂是恒时存在,不可坏灭的,但祂不了别六尘,所以不审知六尘(“审”就是审察而了解),祂是“恒而不审”。
第七识意根说为“恒审思量”,也就是说第七识意根从无始劫以来,也如同第八识如来藏一样是恒而不断的,没有一刹那中断过,一直都现行而在运作中;乃至人们闷绝了、眠熟了、正死位中,这意根都依旧继续在运作;因为祂恒时常在而不曾中断过,所以说祂“恒”;“审”是因为祂时时刻刻在攀缘一切法,但因为攀缘很广,所以祂的了别性就很差。因此,当你意识觉知心不在的时候(譬如眠熟、入无想定中),你还是有很少分的觉知性,那就是意根在觉知啦!但是别人说话时你已经听不见,不了解了,可是还有遍缘很粗糙的了别性存在,这就是意根的了别,所以说祂“恒”而又“审”;因为祂不曾一刹那中断过,不曾一刹那停止祂在攀缘、执著和很粗很差的了别。
可是又说祂是“思量”,也就是说,凡是法尘有重大变化的时候,第七识意根会作主、会决断。祂会决定说我要不要醒过来?如果意根认为需要醒过来,就会把你唤醒,那么你意识等觉知心就生起了,识阴六识就全部现行了,才能分别应该如何回应;所以第七识意根是能思量的,思量就是作主—时时刻刻作主。祂刹那刹那作主,没有一刹那中断过,这就是第七识意根。
那么,第六识就跟第八识颠倒过来:“审而不恒”。第八识“恒而不审”与第六识“审而不恒”完全颠倒,而第七识意根的体性就介于第六识与第八识中间。这三个识的不同体性配合真的是太妙了,因为这样体性不同而互相配合,所以人才有办法生存于人间。这个等诸位证得第七识和第八识的时候,你就会了解:八识法界中的互相结构实在太妙了!
现在把这三个识的不同体性综合来观察:第八识如来藏“恒而不审”,第七识意根“恒审思量”,第六识意识“审而不恒”,这三个识的体性很明显是互相差异的,特别是第八识与第六识的体性正好完全相反,怎能说第八识如来藏是由第六意识细分出来而含摄于第六意识中?而且,众所周知:能审的第六意识不可能细分出不审的第八识,因为体性截然不同。能审的第六意识不论如何细分,所分出来的心永远都是意识心,也永远都是能审知诸法的心,不可能细分出体性完全不同而成为不能审知诸法的第八识如来藏,因此不该说第八识如来藏是第八意识。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穿越,时空,意识,连载,平实,导师,第七,第六,意识,能含,
推荐文章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