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手机版 | 如来藏网:倡导正知正见正修正行的学佛门户网站

热搜: 涅槃  三乘菩提  菩提  悟道  公案  十信

当前位置:如来藏网>读书>局版书摘录>

05、《楞伽经详解》摘录(3)

[局版书摘录]  发表时间: 2015-04-16 09:21 点击: [放大字体正常缩小] 关闭
“离我、我所”:谓三界一切境界中之相分,譬如无色界四空定境界中之法尘相,悉皆无有真实不坏之我与我所;此谓非想非非想定中之极微细觉知心--我--并非恒不坏灭之常住心,乃是极细意识,依意界为根而有;其所依定境法尘相分,亦依自心如来藏而有;故无真实不坏之我与我所。非想非非想定中如是,人间乃至地狱中一切法莫非如是,不离自心所现之七转识见分,及自心所现之万法相分,是故无我我所。
“无动摇、离去来”︰一切有情于三界中行来去止,动作频繁,造诸善恶业行;而藏识自心无有来去、动作、造业,无为无作故,是无记性故;故于六尘万境之中,心无动摇,不修善行,不造恶业;五蕴十八界于三界法中有去来相,然自心藏识一向离六尘境,故无去来。
“无始虚伪习气所熏,三界种种色行系缚身财建立,妄想随入现”︰自心藏识虽离我与我所,无动摇,离去来,但因无始劫来未曾悟道,此自心藏识世世出生六转识,依于意根末那,于三界虚伪诸法中熏习,增长有漏法种,遂有三界六道中之种种身色及行阴系缚,令自心藏识于舍寿后生起后世色身、感应资财果报;色身资财果报悉皆依之建立。
既有三界身及行阴等,觉想随之现前,五阴十八界具足;以有觉想故,妄想分别随之显现,又复贪执有为善恶业行,流浪生死。菩萨悟后成摩诃萨,然唯知自心总相,虽能现观七转识我乃自心藏识所现,然尚未能如实现观相分为自心所现;此须依于真善知识之开示,熏习种智,而后亲自历缘对境,于欲界乃至四空定中一一证验;若无四禅八定者,亦须于欲界一切所知境中证验领受之。若能如实证验相见二分皆唯自心所现,则能证实“三界唯心分齐”,证入初地无生法忍,通达三乘佛法,心大欢喜,是名菩萨摩诃萨善分别自心现
q-4**********************************
《楞伽经详解第四辑》(第120~132页 内容分享)
尔时 世尊重说偈言:
幻梦水树影,垂发热时焰,如是观三有,究竟得解脱。
譬如鹿渴想,动转迷乱心,鹿想谓为水,而实无水事。
如是识种子,动转见境界,愚夫妄想生,如为翳所翳。
于无始生死,计著摄受性,如逆楔出楔,舍离贪摄受。
如幻咒机发,浮云梦电光,观是得解脱,永断三相续。
于彼无有作,犹如焰虚空,如是知诸法,则为无所知。
言教唯假名,彼亦无有相,于彼起妄想,阴行如垂发。
如画垂发幻,梦揵闼婆城,火轮热时焰,无而现众生。
常无常一异,俱不俱亦然,无始过相续,愚夫痴妄想。
明镜水净眼,摩尼妙宝珠,于中现众色,而实无所有。
一切性显现,如画热时焰,种种众色现,如梦无所有。
疏:《尔时世尊重新以偈开示说:“如幻、如梦、如水面树影,如眼翳所见垂发幻相、如热时所见阳焰似水, 像这样来观察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一定可以证得解脱而出三界。
譬如野鹿由于口渴而起虚妄想,远处热沙地上阳焰动摇而迷乱其心,野鹿妄想以为远处阳焰是水,然而实际上远处并没有清水的事相。
就像是这个道理一般,诸识的种子流注动转而知见六尘境界,愚痴凡夫之虚妄想便因此生起,以为实有六尘境界,就像是眼睛被白内障所遮的人一样不能看见真相。
对于在无始劫以来的生死轮回中,一再的错误认知而执著觉知心能取六尘的体性,若能像木匠以细楔出粗楔及逆楔出楔的话,就可以舍离能贪六尘的能取性--觉知心。
三界有情如幻,皆如咒力起尸、机发像起,亦如浮云变幻不定、如梦不实、如闪电光随即归灭,能这样如实观察三界之五(四)阴十八界六入的人可以得到解脱,永远断除三界有或惑业苦等三种相续。
于三有之因--惑业苦之因,无有所作,现观三有一切行如阳焰、自心藏识如虚空,如是证验诸法的人,则是无所知的人。
一切言说及经教都只是假藉名相施设而已,他们也没有真实不坏之自相,若于那些名相上起虚妄想,就会有想阴示现之行阴,犹如垂发所现幻境一样出现。
自心藏识显现能取所取性,犹如画布上显现彩绘众图,亦如垂发于翳眼之显现幻相,亦如梦境有我于六尘中受苦乐,亦如愚人所见海市蜃楼,亦如小儿妄见火轮、渴鹿妄见热时阳焰,其实都是在不真实的幻有之中显现众生诸行。
凡夫所言常与无常、一与异等名相,以及他们所常谈论的俱与不俱等名相也是一样,都是由于无始世来错误的所知所见相续不断而有,是无智凡夫的愚痴妄想。
犹如明镜现像、水中树影、净眼见色,亦如摩尼奇妙宝珠显现影像,于明镜、水、净眼、摩尼珠中虽显现出各种色相,其实并非真实有色像,只是外境的映现而已。
有情之心中所显现的一切法--六尘相,犹如画布上之各种彩绘、犹如炎夏之阳焰,种种不同的色相显现,都如梦境一样非真实有。”》
“如是观三有,究竟得解脱”:有情之不能依于修行而证解脱者,咎在不能如实现观三有;不能如实现观三有者,咎在不能现前观察十八界法;不能现观十八界法者,咎在邪师及邪教导;邪师及邪教导之所由,在于邪师之无始妄想熏习成种,于此世现行而起邪见,妄将“三界有”误计为实相涅槃心。
欲界有者乃谓见闻觉知之心及处处作主之心,恒欲觉触五尘及处处取舍,中台山惟觉法师是此类人也。色界有者有二:一为初禅等至中恒触“色声触”三尘及“初禅定境法尘”中之觉知心与作主心,此名色界之有;二为二至四禅等至中不触五尘而恒触定境法尘之觉知心及作主心,此亦名为色界有;当代善知识中,容有前者,未见有后者,诸多宣说已证二三四禅定境者,其所宣说定境并非真实二三四禅等至故。无色界有者,谓四空定中之了知心及作主心。
欲界有及色界有悉具五蕴,有色身故;“无色界有”唯有后四蕴,无色身故。“欲界有”众生身中具足十八界法,“色界有”众生身中具足十二界法,缺鼻舌根故(鼻舌根不嗅香尝味,唯扶尘根,无胜义根),不起鼻舌识,不触香与味尘故;此说初禅至四禅天一切有情住于等持位中者,亦说初禅天人住于等至位中者;二至四禅天人住于等至中者,唯余四界法--色界天身身根、意根及定境法尘、定中觉知心。“无色界有”众生心中唯有三界法--意根、定境法尘、定中觉知心。意根即是处处作主之心、刹那刹那作主之心,佛于四阿含中有时说为意或意界者,乃无色根之末那识也。
若人得遇二乘法中之初果圣人,皆得依彼所教,亲自现观欲界中十八界法,成初果人;今者观诸南传佛法,传说中之大修行者“阿罗汉”等人,迄未见有如实现观者,仍执一念不生之觉知性为涅槃实际,同于常见外道,我见未断,尚非初果圣人,焉得名为“阿罗汉”?
若人得遇大乘法中六回向位菩萨,皆得依彼所教而现观欲界中十八界法,圆成别教六住满心,六度行满;随后若得触证自心藏识、领纳其体性,证得根本无分别智;若能信受而起胜解不退者,即入别教七住不退,般若智慧不共二乘无学,故名别教。今观大乘法中显密诸师,未见有能如实证验十八界法者,诸“证悟圣人(如义云高、喜饶根登)”悉将意识界错认为真如心,犹堕十八界法中,不离十八界法,尚非别教六住满心,外门六度未圆;尚未触证自心藏识,所说“般若”不离一异……常无常等妄想、尚非七住内凡贤位菩萨,云何名为圣人?悉堕大妄语业中。是故,如实现观三界有,乃是当今北传大乘法及南传二乘法中一切修行者当务之急,惜乎未见有真善知识能传十八界现观之法者,何况证悟自心藏识者?此乃末法佛子之根浅福薄障重所致;何以故?谓余以著作如实陈述此诸现观之理,而仍多有佛子一见著者为萧平实“居士”,便心生嫌恶,不肯阅读;以为萧平实是喜欢批评他人者;以拒读故,丧失建立正见及证悟大法因缘。
“复次大慧!诸外道有四种涅槃,云何为四?谓性自性非性涅槃、种种相性非性涅槃、自相自性非性觉涅槃、诸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槃,是名诸外道四种涅槃;非我所说法。大慧!我所说者,妄想识灭,名为涅槃。”
疏︰《复次大慧!诸外道有四种涅槃,云何为四?此谓第一、“诸法有自性”之非性涅槃;第二、“种种相有自性”之非性涅槃;第三、“觉察自相自性非性”涅槃;第四、“五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槃;如是名为诸外道之四种涅槃;非我释迦牟尼所说正法。大慧!我所说者,乃是妄想识灭除,名之为无余涅槃。》
诸外道辈,于无余涅槃生种种误解,归纳为四种。佛门中之未悟三乘菩提者亦复如是,于涅槃生种种误解。每有乡愿者语余曰:“你说你的法,我说我的法,何必评论谁对谁错?”然观此经佛所说法,一再提示外道邪见而析辨之;《大般涅槃经》四十卷中,亦一再提示外道邪见而析辨之;《解深密经……》等亦复如是,一再提举外道邪见而析辨之。
学人当思︰以世尊贵为三界导师之尊,何必与彼粗浅外道一般见识?为难外道?乃至踵随六师外道之后,遍至各大城一一破斥六师外道?此因无他,乃是藉破除邪见之说,能令闻者易于解知佛法与外道分际,由是即得建立正知正见,易于证得三乘菩提;故我世尊纡尊降贵,不辞劳苦履诸大城,一一举示外道邪见而破斥之,令佛法三乘菩提易得显了。玄奘菩萨亦作是说︰“若不破邪,无以显正”,意亦在此,是故历十八国设无遮大会广破外道。余近年来之破邪显正,意亦在此。于《楞严经》中,世尊曾举外道五现涅槃邪见而破斥之,今于此经复举如是四种外道涅槃邪见而破斥之,举佛法中之涅槃而对照之,则令学人易知涅槃正理;知已则易修证,不入歧途。故余亦藉摧破邪说而显正理,学人可藉破邪之举,而轻易建立正见故。
“性自性非性涅槃”︰性谓诸法,性自性谓诸法自性;有诸外道误计诸法虽有自性,而自性非性,终归坏灭;以一切法自性非性,终归坏灭,以为涅槃。此乃断见论者之涅槃见,谓彼断见论者,遍观察一切法,觅其不坏之自性真如而不可得,乃以一切法自性非性为涅槃,主张一切法灭坏已,名为涅槃。
如是邪见,遍存于今时佛门中,非唯外道有。如印顺法师主张一切法缘起性空,以一切法缘灭为涅槃,而不承认涅槃之本际有第八识如来藏恒不生灭,以五阴灭已一切法空为涅槃,即是“性自性非性涅槃”,成外道见。
涅槃绝非一切法空,一切法空者即是断灭见故。是故佛于四阿含中,不许比丘说︰“如来涅槃后无,如来涅槃后有。”(详见《杂阿含第106经》)。亦不许比丘说︰“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详见《杂阿含第104经》)。此谓无余涅槃乃是“五蕴十八界一切法空”,然是依于如来藏而有“五蕴十八界一切法空”,不得外于第八识如来藏而言蕴处界一切法空,否则涅槃即成断灭,即成蕴处界无因有缘乱起乱灭,故不应如印顺法师以“一切法自性无性”为涅槃也。
复次,涅槃者乃依有情之根本心而说,不应函盖有情身心外之一切法非性而说涅槃;有情身心外之一切法自性,与无余涅槃无关故。
“种种相性非性涅槃”︰此谓因误会故,计欲界定、未到地定及四禅四空定中之境相非有真实不坏之法性,终归于灭,以此灭相为涅槃;复执诸定中之觉知心不坏,以此为涅槃。
欲界定有入有出,未到地定及四禅四空定亦复有入有出。此诸定境,种种相异;虽同是定,而重重入细,定相各别。然皆有入有出,有为变异,何以故?谓此诸定境悉依觉知心意识而有故,意识复依色阴五根而有故,色阴五根及意识复依意根与阿赖耶识而有故;色阴五根及意识既依他而起,起已念念变异,皆是有为法;是故种种定相之性亦悉是有为变异之法,无有常恒不变不坏之真实自性。外道见此种种定相自性非有实性,而观意识觉知心自由出入种种定境,自由安住种种定相,乃谓诸定种种相性非性,而觉知心不灭,如是以为涅槃。《楞严经》所说外道五现涅槃,摄在此中。
“自相自性非性觉涅槃”︰此谓有一种外道,观察初禅乃至四禅之定相,皆悉变异无常;复观此诸定境中之觉知心自性,亦是变异无常;如是双观,名为观察“自相自性非性”;一类外道作如是觉,以灭却定相及定中觉知心为涅槃,而不舍色蕴。如是觉者,于四禅定境中,灭却觉知心自我,作涅槃想,则入无想定中,无有觉知心,无有六尘;虽然寂静,而非涅槃,身见未断故。由未断身见故,后时复起一念,觉知心复起,五阴俨然,仍在轮回,不入涅槃,是名“自相自性非性觉涅槃”。
“诸阴自共相相续流注断涅槃”︰此有二者,一者谓诸阴坏灭为涅槃,二者谓觉知心不动为涅槃。前者如诸初学佛者,以为修行者死灭名为涅槃,死灭后之五阴相续流注已断故;然此实非涅槃,仍将转至来世五阴继续流注故。后者谓有诸多佛门外道及附佛法外道,以为觉知心不动即是相续流注断;然实相反,觉知心现行不断,则意识种子流注相续,不可谓之为断。彼诸愚人误计为︰妄念不起即是相续流注断;然五阴之自相或共相,一旦现行,必定流注相续。譬如意识觉知心现行时,意识种子流注不断;意识种子流注断时,意识随灭,即无觉知者。眠熟位之意识虽断,然色阴种子之流注相续仍然不断,唯至舍寿时方断;然舍寿后必定重新入胎,不入涅槃;入胎已,又复相续流注。五阴之自相相续流注如是,共相(一切欲色界有情)之五阴相续流注、及无色界 有情之四阴相续流注亦复如是。由是说此二种外道涅槃为虚妄想。如是四种涅槃,皆非佛所说之正法。
本文标签: 本文关键字:楞伽经详解,摘录,楞伽,详解,一套,十辑,全部,出版,平实,
讲座文稿
愿所有功德回向:

自归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自归依法,当愿众生,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自归依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Copyright © 2015-2018 如来藏 www.rulaizang.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5020842号